福州军区有两位非常重要的开国上将,其中一位名叫叶飞。叶飞虽然只当了一年的军区司令员,但他担任军区政委的时间可长了,从1956年开始,一直到1967年结束,足足有十多年呢。
再说说韩先楚吧,从1957年起,直到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大调防,他足足在福州军区做了16年的头儿。一个是军区司令员,位子坐了很久;另一个是军区政委,也是老资格了。这就意味着,韩先楚和叶飞得长期一起工作,做搭档。
他们配合得咋样?其实不算太默契。叶飞不光是军区的,他还是福建省委的一把手呢,大部分时间都忙地方上的事儿,军区的日常他基本不怎么管,除非碰到啥大事儿,叶飞才会插手看看。
庐山会议结束后,军委下令要清除它带来的影响,这可不是小事,叶飞也亲自插手了。他张罗着开了军区大会,但奇怪的是,他把批评的火力集中到了韩先楚身上,说韩先楚是彭黄没被抓到的同伙。
这也太过分了吧!韩先楚觉得这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,完全是小题大做。他打死也不承认错误,更别提写检讨了。叶飞也有他的招数,那就是不停地开会,会议时间一拖再拖,来了个持久战,结果这一开,竟然开了40多天。
负责军委日常工作的林彪开口了,他强调对韩先楚的过错得狠狠批评,但批的同时还得继续重用他、护着他。林彪这话,其实就是想让韩先楚边挨批边干活。这样一来,福州军区才不再对韩先楚进行批判了。
韩先楚的事儿搞清楚了,得到了平反,但奇怪的是,批判大会竟然开了四十多天,这到底是谁的问题呢?总得有个交代吧。军区政委、党委的第一把手叶飞,他自己站出来做了检讨,承认错误在于把斗争的范围弄得太广了。
叶飞反省得很实在,确实是说得有点过了。出乎意料的是,叶飞话音刚落,一位军区领导接着站起来说,叶飞同志的这番反省,显示出了不凡的胸襟。这本来是承认自己的失误,怎么转头就成了展现大气度了呢?
这话听着真让人不舒服。韩先楚当时忍住了没发火。之后,军区常委开了个坦诚交流会,就是让大家放松放松,畅所欲言,把心里话都掏出来,好让咱们更加团结一心。
韩先楚直接跟那位军区领导讲,他觉得说叶飞同志的检讨展现出大气魄,这话不太合适。作为有经验的老同志、老党员,讲话得实实在在,是啥说啥,一就是一,二就是二,不能胡乱夸奖,夸大其词。
“伟大”这个词是用来大大夸奖人的,不能随便乱用,特别是用来评论一个人的自我反省时。出人意料的是,当韩先楚直接指出错误时,那位军区领导竟然一口咬定,硬说自己从没讲过那样的话。
真是离奇!前几天才讲的话,今天居然就不认账了。当时开会那么多人,又不只有韩先楚一个在场。韩先楚心里一下子火了,但他还是憋着气,问常委们,还记得那位军区领导当时究竟是怎么说的吗?
大家都是一起工作的伙伴,平时经常碰面,这时候常委们不管怎么回答都感觉挺为难的,容易得罪人。于是大家只好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有的说自己记性不太好,有的说自己当时没留意,记不清了,就这样七嘴八舌的。
要是换个普通的领导,这一页可能就糊里糊涂地翻篇了,毕竟没有证据嘛。但在韩先楚这儿,可别想轻易混过去。那时候,军区不管是开大会还是小会,韩先楚都强调得做好会议记录。
韩先楚转头跟军区党委的秘书吩咐道,去翻查一下会议的记录。得提一下,那时候福州军区的党委秘书宋清渭,可不是个简单人物,后来他升为了上将,还做过济南军区的政委,是个身经百战的老八路,老资格的革命家。
宋清渭特别佩服韩先楚那种直言不讳、做事迅速有力的性格,他对待工作一贯严谨且尽心尽力。军区党委办公室里规矩多多,每天的工作都要详细记录,就连打的电话也不落下,更别提那些重要的军区会议了,每一项都有条不紊地记载着。
每次会议结束后,不管时间多晚,宋清渭都会加班工作,有时甚至忙到天亮,把相关资料整理得井井有条。韩先楚这次是来真的,要查看会议记录,宋清渭二话不说,迅速翻出了那次的记录,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展现伟大气魄的话。
这回那位军区领导没话可反驳了。韩先楚之所以这么较真,就是觉得叶飞对他批评得太过了,这种批评是不对的,错了就得反省,一个实实在在的反省,跟什么大气魄哪儿沾得上边?一直到临终前,韩先楚还提,他和叶飞就是没配合好。

